“吉利現在正在開發新能源電動汽車專用架構,并愿意進行共享。”5月29日,在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院中心有限公司、寧波杭州灣新區政府和吉利汽車集團聯合主辦的首屆龍灣論壇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如是說。發言中,李書福談到發展新能源汽車對于汽車產業和國家能源安全的作用至關重要;并指出,接下來5年將是中國車企趕超合資和外企的重要窗口期。

李書福強調,能源問題、環境問題、安全問題都實實在在地存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是面對能源、環境壓力的選擇。在他親自撰寫的題為《向改革開放四十周年致敬》一文中,李書福提及吉利要為生態文明建設、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積極貢獻力量。這種決心不只停留在紙面上,據悉,吉利已經在甲醇汽車領域進行十多年的研發、布局,“研究甲醇汽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投入了很多的錢,我為了甲醇汽車‘上躥下跳’,但對于中國汽車能源安全至關重要,雖然現在甲醇汽車不賺錢,但是值得嘗試。”李書福說道。除了電動汽車、甲醇汽車,吉利在燃料電池汽車領域也在進行研究。
李書福指出,汽車一定是規模化產業,規模不行,成本、可持續性、話語權都不行。但盡管目前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正逐步逼近外資、合資品牌,二者之前仍然存在差距。李書福認為,不少外資品牌在盈利性、原創性、可持續性上占據優勢,而自主品牌所占有的市場份額中存在很多不可持續性的挑戰;他預言,未來5年將是中國車企超合資和外企的重要窗口期。李書福同時提醒:“中國的汽車公司怎么能夠提高中國的市場份額,從中低端如何走向中高端,中國汽車行業必須有正確的認識。”
吉利同時展示出開放、合作的意愿。李書福強調,汽車是開放、合作、協同的產業特點,只有開放包容的發展,汽車工業才能蓬勃發展;并表示,吉利在黨和政府、社會各界、媒體、同行上下游產業的關心幫助支持下,逐步成長起來,現在面臨各種挑戰、困難和問題,非常希望和大家協同發展,愿意討論各種合作的可能性,共同推動汽車工業更好更快的向前變革。另外,李書福透露,吉利現在正在開發新能源電動汽車專用架構,并有意向在行業內進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