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AutoBlog網站報道,德國多家汽車制造商們希望,他們正在與福特合作建設的高功率充電站網絡,將為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和協議制定一個行業標準,此舉將讓這些汽車制造商在電動汽車行業的競爭中更有優勢。

目前,特斯拉、日本和德國的汽車制造商使用不同的插頭和通信協議來將電池與充電器連接起來。但是一些公司表示,充電插頭的規格種類需要限制在一定范圍內,以降低成本。目前,這些公司正致力于建設充電網絡,而這是讓電動汽車廣泛普及所必須的。
分析人士稱,獲得技術成功的汽車制造商將受益于一個已建立的供應鏈和廣泛的充電網絡,這會更多地吸引那些原本擔心長途旅行中電力不足的客戶。
然而,那些失去了插頭規格制定權的制造商最終可能會進行更多不必要的研發,并且可能不得不投資改造裝配線和車輛的設計,這樣他們的客戶才可以使用最廣泛的快速充電網絡。
瑞士銀行瑞銀估計,未來8年,全球需要花費3600億美元來建設充電基礎設施,以跟上電動汽車銷售的步伐,而限制目前眾多的充電插口規格將是關鍵一環。
在本月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瑞銀表示:“快速充電市場可能正在快速增長,但不同類型的連接頭和通信協議的問題需要妥善解決。”
在11月份的時候,為了在歐洲聯合充電系統(CCS)中建立大規模充電網絡,寶馬、戴勒姆、福特以及大眾集團等汽車制造商表示,他們將在2020年前,在18個歐洲國家的主要道路上,開發400個大功率充電站。
作為寶馬汽車公司電動汽車部的負責人兼協同充電組織(CharIN)的主席,Claas Bracklo 說:“到頭來,這是對那些投資于電動汽車的投資者的安全引導。”值得一提的是,Claas Bracklo支持聯合充電系統CCS的建立。
目前,電動汽車仍處于起步階段,很難預測哪種插頭技術將會得到普及,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充電插頭規格多種多樣,這不同于燃油車的加油嘴,后者可以為所有類型的燃油車加油。
但對于投入數十億美元開發電池和電動汽車的汽車制造商來說,這其中有很多利害關系。
除了CCS,還有其他三個可以快速充電的標準:特斯拉的超級充電器系統CHAdeMO,由包括日產和三菱在內的日本公司開發的Charge de Move,以及中國的國家標準。目前,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帕斯卡爾·羅馬諾(Pasquale Romano)是ChargePoint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這家公司的總部位于硅谷,目前該公司運營著世界上最大的充電網絡之一。羅馬諾說: “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CHAdeMO和CCS會逐漸趨同,很可能會成為當前的CCS標準,當然,特斯拉會采取何種做法還上不知曉。”總部位于硅谷的說,該公司運營著全球最大的充電網絡之一。
根據CharIN的數據,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大約有7000個CCS充電點,其中有一半的充電點都是在歐洲。歐盟支持CCS作為快速充電的標準,但并沒有禁止安裝其他的插頭。
相比之下,與CHAdeMO兼容的充電點有16639個之多——大多數在日本和歐洲。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則有8496個,多數是在美國。而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聯盟的數據,中國有127,434個國標充電站。
就像以前的規格戰爭,如在錄像帶時代,VHS和Betamax之間的爭奪,每個充電標準都有它的優點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