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國新辦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出租汽車改革是系統、復雜的工程,目前已有200個城市制定了適合于本城市的政策,66個城市廣泛征求了意見,正按程序,結合自身需要,適時出臺相關政策。

“鞋合不合適,只有自己知道,”劉小明指出,“總體上來看,這200個城市的落地意見都是因地制宜的,我們也鼓勵、支持和尊重各地在國務院和七部門的兩個文件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下,結合當地的實際,通過充分論證、吸納社會各方意見,取得改革的最大公約數,并通過法定程序,因城施策推動改革。”
從實施效果看,市場在網約車規范管理方面反應積極,互聯網企業、傳統出租汽車企業、汽車企業、租賃企業等一批企業都在申請進入市場。除原有的滴滴、首汽約車、神洲租賃外,又有美團、攜程、曹操等一批新企業加速了網約車市場布局。目前為止,已有50余家平臺企業在不同城市獲得了許可。
“2017年年底,各地已經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約23萬多本,車輛運輸證約14萬多本,”劉曉明說,“23萬和14萬這兩個數,和傳統巡游車比,還有較大差距。出租汽車改革是系統、復雜的工程,我們將在今后加大合規車合規人的推進力度,加強對城市改革的指導,不斷優化、完善政策措施,將出租汽車深化改革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