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數據·創造·價值”為主題的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2018年會在京舉行。年會上,依托百萬級的新能源汽車監測與管理平臺實時監管數據編撰的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藍皮書——《中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研究報告(2018)》正式發布。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教授在演講中表示,新能源汽車和大數據的融合已成大勢所趨。同時,新能源汽車產業數據體系已經從單點數據迅速爆發的階段進入到跨界產業數字化融合階段,三層數字架構體系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巨大的價值提升。
“截至2018年9月,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接入車輛115萬輛,預計2018年底接入200萬輛,2020年接入700萬輛,2025年接入8000萬輛,2030年將達到1.5億輛。為政府部門加強新能源企業車輛的安全監管起到重要支撐作用。”孫逢春院士在介紹新能源汽車國家監管平臺和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平臺時強調,動力蓄電池溯源管理平臺靜態數據實現了“信息共享,來源可查,去向可追,節點可控”,這一點至關重要。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已由培育期進入成長期。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杰在致辭中建議,在加速行業規模化發展的道路上,相關政策應努力實現“國家多跑路、企業少跑路”。
據了解,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自2017年7月18日成立以來,以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共享的紐帶和橋梁為主要職責,統籌整合、開發利用新能源汽車數據資源,加強各企業間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建立大數據研發基金,切實推動新能源汽車大數據挖掘分析工作,為政府、企業、公眾提供高品質數據服務。
新能源汽車產業網是面向新能源汽車整車、充電設施、電池、電機、電控、配套產品及技術領域,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最前沿的行業資訊和市場動態,打造我國最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