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同比下降分別為4.2%和2.8%。其中乘用車產銷2352.9萬輛和2371.0萬輛,同比下降5.2%和4.1%。
剛剛走過的2018年注定是國內車市發展歷程中最讓人難忘的一年,這一年,不僅車市近30年首次負增長,還有的是國內車企兩極分化更為突出,豪華品牌通過價格下探進一步擠壓合資品牌、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
當下國內市場正在經歷加速淘汰的過程,這讓長時間沉浸在車市高速增長中的我們逐漸清醒。面對進入存量競爭的國內車市,唯有提升自身軟硬實力、造精品車、注重品牌塑造和服務提升,方能在競爭越發激烈的國內汽車市場站穩腳跟。
新能源成救命稻草
在2018年的車市寒冬中,新能源汽車市場儼然成為了一股暖流。

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125.6萬輛,同比增長61.7%,其中新能源乘用車銷量105.3萬輛,同比增長82%。從2013年的1.8萬輛到2018年的125.6萬輛,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新能源市場的快速發展,得益于政府及車企近年來在該市場的大力投入,而隨著新能源汽車品質、技術的逐步提升,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也是與日俱增。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片欣欣向榮主要還是政策驅動的結果,接下來,相關政策仍會保持連續性,國家將嚴格執行油耗標準、雙積分等產業政策,增強汽車企業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內生動力。根據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來看,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達到200萬輛左右。
然而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還是需要政策、市場雙驅動,待補貼逐步退出后,汽車企業勢必會面臨更大的壓力,這就需要企業積極投入到研發之中,降低成本,提升性價比,靠自身實力參與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中去。

當然,除汽車企業自身發力外,我國的充電基礎設施也應得到進一步普及,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72.8萬臺(其中公共29萬臺),而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300萬輛的規模,相對而言,充電基礎設施過少,而充電難也是當下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顧慮之一,因此加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經是當務之急,對于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大有益處。
消費升級日趨明顯
雖然我國乘用車市場整體銷量處于下滑態勢,但是仔細分析可以發現,銷量下滑的多為緊湊型及以下級別產品,而中型及以上級別產品則多處于增長態勢,這從側面印證了我國乘用車市場日趨明顯的消費升級趨勢,當下消費者更熱衷于購買大空間、動力輸出強勁、配置豐富的產品。
以廣汽豐田全新一代凱美瑞為例,全新凱美瑞2018年共計銷售15.9萬輛,同比增長97%,幾近翻番,或許有人會說這主要歸功于新車效應,但分析全新凱美瑞的銷量構成可以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在全新凱美瑞今年產生的銷量中,2.5L+HEV車型銷量占比達60%,20萬元以上車型占比超60%,產品結構高端化,說明消費者更加傾向于凱美瑞車系中的中高配置車系,這無疑是消費升級的最直接體現。

而國內消費者不止是熱衷購買高級別車型,對品牌的要求也是逐步提升。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國內豪華品牌汽車零售同比增長7.5%,主流合資品牌零售下降17.0%,自主品牌零售下降26.0%。
在存量競爭的國內乘用車市場,豪華品牌正在侵蝕合資品牌與自主品牌的市場空間,尤其是豪華品牌產品的價格下探,更是讓非豪華品牌無從招架。而在這種形勢下,非豪華品牌的優勝劣汰也在進一步加速,主流車企尚可保持相應的市場份額,邊緣車企則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境地。
2019車市向好
2018年國內乘用車市場之所以會同比銷量下滑,與2017年購置稅政策造成的高基數有直接關系,2018年,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共銷售1583.5萬輛,同比下降7.9%,下滑幅度高于乘用車市場整體水平,可以說2017年后兩個月奪走了一部分本應屬于2018年的銷量,并且2018年并沒有類似的利好政策出臺,因此銷量有所下滑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那么此后國內乘用車市場會一直萎靡不振嗎?
就在2019年1月8日,發改委領導表示今年我國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這是對車市穩增長有效的信心提振。

對于促進汽車消費的措施,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給出了建議,“目前有很多抑制消費的環節和政策有可以改善的潛力,尤其是持續多年的限購政策形成嚴重的消費受阻,北京用戶排隊買新能源車要到8年后才能買到,而北京傳統車的排隊群體也有300萬人,這樣的類似消費抑制措施應該可以適度放開指標緩解消費饑渴。”他這樣說道。
而從車企的角度來看,對于2019年的判斷并不一致,但大家公認的是——強者恒強,優秀的企業會在存量競爭的市場環境中穩住陣腳甚至進一步擴大領先優勢,而品牌力較低、產品研發投入過少的車企則會步履維艱,逐步被淘汰出局。
歷經大起大落的國內乘用車市場將在2019年迎來穩定期,雖然整體行情穩定甚至向好,但各個車企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唯有提升自身實力方能生存下去。
新能源汽車產業網是面向新能源汽車整車、充電設施、電池、電機、電控、配套產品及技術領域,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最前沿的行業資訊和市場動態,打造我國最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