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和寶馬2月22日于柏林聯合宣布,雙方將投資逾10億歐元(約合8.679億英鎊)整合各自旗下的出行業務,并為此建立五家合資公司。新業務將與Uber、Waymo和滴滴等來自科技領域的移動出行服務展開競爭。
據悉,戴姆勒汽車共享服務品牌Car2Go將與寶馬的DriveNow共享服務、ParkNow停車服務和ChargeNow充電業務合并。此外,雙方分別持有合資企業50%的股份。
這五家合資公司及各自的具體業務分別為:REACHNOW,將提供基于智能手機的路線管理和預約服務;CHARGENOW,將為車主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FREENOW、PARKNOW和SHARENOW則分別是為網約出租車服務、停車服務和共享汽車服務而設的。
雙方表示,將投資逾10億歐元用以擴大合資企業的規模,將公司的業務模式從單純生產和銷售汽車轉向按分鐘計費或按里程計費。
寶馬首席執行官哈拉爾德﹒克魯格(HaraldKrueger)指出:“這五項服務將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基于純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車隊的移動出行服務組合,可為用戶提供自動充電和自動停車服務。”
據估計,到2030年,美國人在路上行駛的里程將有近三分之一是由共享出行服務公司運營的電動、自動車輛。其所蘊含的市場機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傳統汽車制造商如果不開發基于汽車使用的服務,它們將在與資金充裕的科技公司的競爭中被逐漸邊緣化。這或也是戴姆勒和寶馬締結聯盟涉足汽車服務業務的原因所在。
不過,雙方并沒有把所有新嘗試都裝在新合資公司中。比如,兩家公司仍將獨立開發電池驅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在這兩個項目上,雙方也找到了合作方法,共同投資收購了諾基亞的高分辨率地圖服務Here,該技術被認為對自動駕駛汽車至關重要。
事實上,現在幾乎所有的主要汽車制造商都已經推出了某種形式的出行服務項目,無論是獨立操作,還是聯盟合作。
2019年1月,大眾和福特兩大車企正式宣布建立全球戰略聯盟,雙方還有望在自動駕駛、電動汽車和共享出行等領域達成進一步的合作,目前這項合作正在談判當中。
去年10月,本田宣布將投資20多億美元,收購通用汽車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的股份,并與通用汽車合作開發自動拼車服務。
不過,對于傳統廠商而言,涉足出行服務挑戰巨大:
比如,兩年前福特為增加經營的多樣性收購了創業公司Chariot,Chariot,面向每天需要通勤的上班族,為他們提供共享面包車通勤服務。1月25日Chariot在英國的通勤線路將終止服務,接著紐約和舊金山的其他路線也將于2月1日停止。此外,奧斯廷芝加哥、丹佛、底特律和西雅圖面向公司的服務也將在3月初開始逐漸減少。
Chariot并沒有詳細說明停止運營的原因,乘客數量的下降應該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目前Uber、Lyft等這批來自科技行業的新晉“野蠻人”可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在資本上,其中Lyft將在3月底左右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Uber也已經進入IPO準備階段。通過上市融資,它們將獲得更雄厚的彈藥支撐。傳統廠商向與它們展開業務對決,難度也可想而知。
對戴姆勒和寶馬兩大豪車巨頭來說,雙方的合作在呈擴大之勢,而雙方將放哪些大招、在未來能否如其所愿對標Uber等科技公司,尚不得而知、不好言判。
但就整體而言,傳統廠商這種在拼車、汽車共享、電動汽車充電網絡等方面合作逐漸增多的現象,側面上也反映了傳統廠商的危機感,以及未來傳統廠商在盈利模式上將要發生巨變的可能。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