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6.5cmX1.8cm的圓柱形電池
通過技術手段
可以實時監測電池的
電壓、電流、循環次數、有無損壞等狀態
這技術的精細化程度
我們全國領先
你知道嗎
在泉山經濟開發區
占地102畝、2萬平方米的一期廠房
這項技術已經開始產業化
走進中北潤良
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
項目生產車間
現代化的生產工藝
高BIG的生產線
讓人眼界大開
借力北大 模塊鋰電技術引領全國
(生產車間圖)
中北潤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20億元,占地400畝,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占地102畝,總投資6億元,2017年10月份開工建設,2018年10月份第一條生產線建成投產,2019年5月份將擴建成8條生產線。該項目由中北潤良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年內將達到年產2.4億顆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生產規模。
公司副總經理王浩介紹,中北潤良擁有的發明專利覆蓋中國、美國、日本、韓國,還擁有智能系統、高能電池、雙程控制、雙模驅動等核心技術。
2015年就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電動汽車單次充電續航1000公里;2016年聯合奇瑞公司在國內率先推出電動汽車單次充電續航500公里并獲得國家相關公告……在企業產品展廳內,一項項技術突破讓人熱血沸騰。
在生產車間內,一支支圓柱形電池整齊排列,工人正在進行電池模塊的組裝、測試。王浩告訴記者,這樣的電池每條生產線日產規模達10萬支,年產3000多萬支。
高技術含量的背后,讓企業的研發團隊備受矚目。
中北潤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借助北大信息創新研究院新能源所的技術力量,長期專注于電池模組的組成研發,技術實力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
看重泉山配套完善服務好
新能源產業是我市重點打造的新興主導產業之一。
泉山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在泉山經濟開發區,該區將重點發展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三大產業,形成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推進制造業裝備由機械化向數字化、智能化提升,探索建設智能車間,加快實施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特色新能源產業基地。
在新能源產業基地建設進程中,中北潤良已經成為一個關鍵性項目。
2016年5月,中北潤良新能源項目在泉山注冊,從土地招拍掛、項目注冊、廠區建設等方面,泉山區以高效的政務服務,為企業落地創造了良好條件。
優惠的政策、最優的服務、完善的配套,讓中北潤良在泉山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中北潤良不僅把廠區建在了泉山經濟開發區,還把研發中心落在了徐州軟件園。
未來發展打造世界領先新能源汽車制造商
(產品展廳圖)
如今,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泉山重點打造的特色產業,而中北潤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必將成為關鍵性項目。
除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服務水平,泉山的產業發展思路更是中北潤良選擇落戶的重要原因。
企業看重泉山,看好產業發展,也在描繪著一幅令人欣喜的發展圖景。
王浩告訴小編,目前中北潤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已經與奇瑞、力帆、時風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今年計劃實現產值20億元左右。除了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項目外,企業還將實行多元化發展,在兩輪、三輪電動車低速電池的長續航方面實現新拓展。
此外,在無人駕駛技術研發領域,企業在已有研發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研發水平,力爭實現新的突破。
對于未來發展,中北潤良還有著更加宏偉的目標:整車研發生產,做自己的品牌。力爭利用5至10年的時間,成長為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將該項目打造成為新能源汽車千億元產業基地。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