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帶有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功能的汽車正在走進消費者中。中國本土汽車品牌在這一輪技術浪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今年9月于德國慕尼黑舉行的人工智能頂尖學術會議歐洲計算機視覺大會上,中國在收錄論文數量上排名第一。
日前,在以“智·享未來”為主題的智能互聯與房車露營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發表了“汽車產業智能化及奇瑞的實踐”的主題演講,介紹了奇瑞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
在他看來,智慧出行產業將形成新的“萬億級產業群”,到2030年全球智能汽車及其產業鏈預計將超過10萬億元級規模。近年來,人工智能領域領導權已經成為中國、美國和歐盟爭奪的目標。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去年的一份報告,2016年,歐洲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支出為40億美元,中國約為70億美元,北美當年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的支出則高達230億美元。
尹同躍表示,在汽車產業智能化的大趨勢下,奇瑞打造出“奇瑞雄獅CHERYLION”智能互聯品牌,形成雄獅·智駕——自動駕駛、雄獅·智云——智能互聯兩大核心技術。其中,奇瑞在自動駕駛領域,整合集成了車規級GPU/CPU芯片,人工智能感知決策算法,可迭代升級的自動駕駛平臺;在智能互聯方面,奇瑞在交互、服務和反饋三大層面,形成了人工智能語音、人臉識別、AR導航、HMI設計等八大亮點。
在演講中,尹同躍播放了一段描繪了奇瑞人眼中汽車四化發展未來的短片:其中,L5級別自動駕駛、變色玻璃、車內全息影像、汽車行進中無線充電、瞳孔識別支付等技術均有覆蓋。尹同躍說:“不要認為這些技術都是遙不可及的,這些技術正在實現的過程中,而且發展速度很快,走入千家萬戶就在眼前,未來已來。”
據了解,目前,奇瑞已完成第一代、第二代自動駕駛產品的研發,并預計在2020年實現Level 3有條件自動駕駛,2025年實現Level 4高度自動駕駛,2026年以后實現Level 5完全自動駕駛。按照“三步走”戰略目標,奇瑞將整合資源,深化國際化布局,實現從“智能汽車2019”到“智能企業2022”“智能交通2025”的轉型升級。
新能源汽車產業網是面向新能源汽車整車、充電設施、電池、電機、電控、配套產品及技術領域,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最前沿的行業資訊和市場動態,打造我國最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