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四十年,民營品牌林立的順德,依靠“內源型”經濟完成了一個農業小縣向制造業大區的跨越式發展,為中國經濟轉型提供彌足珍貴的“區域經驗”。時至今日,更是連續七年排名全國百強區之首。
而今,科技發展加速區域融合,城市競爭著力點早已轉變為“創新競爭”。“敢為天下先”的順德再次嗅到先機,提出將以科技武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科技順德。
在順德的行動綱領中,位于中心城區大良的南方智谷將要以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等項目為帶動,著力打造集科技創新、產業金融等于一體的科技創新集聚區。
碧桂園集團主導下的順德科技小鎮,以新能源汽車這一國際戰略新興產業,聚全鏈條產業、引高科技人才、造千億產值,將為科技順德構筑一個創新發展極核。
順德或成新能源汽車“風口”
科技是未來順德發展的核心。順德發展新能源汽車,正是看中其廣闊的市場前景以及未來技術的導向性。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7 .7萬輛,同比增長了53 .3%;預計到2025年,總銷量有望突破800萬輛,總保有量將超過2000萬輛。
風口之上,新造車勢力風起云涌。近年來,蔚來、小鵬、威馬、拜騰以及特斯拉等新勢力相繼崛起,與傳統車企相互呼應,新能源汽車領域成為眾星捧月的“投資風口”。資本的介入,帶來技術的更新換代。無人駕駛技術、汽車智能化成為業界追逐的技術皇冠;新思路、新模式、新技術層出不窮,汽車產業也迎來了“新能源化”的全新時代。
順德作為制造業大區,工業基礎雄厚,在過去40年發展歷程中,形成了以家電、裝備制造為核心的完備的制造產業鏈。春江水暖鴨先知。順德民營企業家依靠與生俱來的市場嗅覺,早于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布局汽配產品,至今已形成了較具規模的汽配產業集群,涌現了如亞新汽車傳動、富華工程機械、東箭汽車用品、威捷激光、康盈交通、精進能源等一批優秀的民企。
數據顯示,2016年,順德汽配產業有高新技術企業10家,廣東省著名商標7個,順德區名牌產品5個,規模以上企業共計有37家。
深厚的制造業基礎,加上成熟的汽配產業布局,本土企業翹楚碧桂園集團瞄準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希望為順德帶來一個完整的產業創新生態圈,打造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又一“風口”。
構建融合技術服務的創新生態
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究竟會給順德帶來怎樣一個生態?回溯汽車發展史,汽車產業演化大體經歷三個時代。1 .0時代以福特發明流水線生產為標志,核心是硬件生產,誰能實現快速化生產,降低生產成本,誰就能夠搶占市場先機。
2 .0時代標志性事件是特斯拉的崛起。在軟件層面上的創新,實現了汽車聯網,車載電腦可以通過云端不斷更新,從而強化了客戶的功能體驗。
而進入3 .0時代的汽車,將摒棄單一功能,整合更多智能化及人性化服務。比如以智能網聯汽車為核心技術的無人駕駛出行方案;豐田提出的轉型方向就是圍繞出行體驗構建汽車產業鏈,轉型出行服務公司。
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協同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服務業共同構建創新生態體系,從而打造大灣區創新產業集群和策源地。
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包括整車研發制造、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智能網聯、充電樁、新材料、工業設計及汽車后市場等。
順德區已明確表態,將全力支持小鎮發展,將小鎮打造成科技順德的策源地。
未來將引進超800家科技企業
市場的敏銳布局,政府的積極推動,讓順德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興市場,也賦予了新能源汽車小鎮加速產業創新集聚,推動科技順德建設的使命。
小鎮未來總體規劃3000畝。其中創新中心位于順德中心城區南方智谷的,規劃約1000畝,主要發展高端研發、前沿示范、創業孵化、大數據業務運營、總部經濟等業態。除了將實現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導入外,還將重點發展科技研發、前沿示范、創業孵化、大數據業務運營、總部經濟等相關業態。
為此,小鎮將接軌國際城市規劃理念,以TOD模式為開發導向,致力打造順德首個立體建筑,內部搭建三層功能的交通體系,并在立體交通上搭建生態與商務有機結合的垂直化建筑。同時開發八大創新服務,提供三大業務加速平臺和技術、資金、人才、服務、空間五大要素聚集平臺,全面助力企業業務發展。
目前,創新中心已迎來兩大院士工作站和五大新能源汽車研究院,另有數十家汽車創新領域龍頭企業簽署入駐協議。
物理空間有限,創新空間無限。按照設想,小鎮全面投入運營后將構筑起“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小微企業鋪天蓋地”的創新生態。預計將可引進超過800家科技型創新企業和帶動2.5萬名高端人才就業,未來有望帶來超150億元的產值,以科技創新的力量助推順德產城融合發展。
新能源汽車產業網是面向新能源汽車整車、充電設施、電池、電機、電控、配套產品及技術領域,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最前沿的行業資訊和市場動態,打造我國最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