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記者從“2018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國際論壇”獲悉,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和中國汽研已經達成戰略合作,今后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在利用大數據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

GRC吉孚動力副總經理Mueller Helmut分享新時代NVH技術面臨的挑戰
“如今數據在汽車產業價值鏈創新鏈中間的作用比重不斷提高,中國汽研長期以來在汽車工程開發,實驗檢測和測試評價咨詢研究等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而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聯盟是由新能源汽車國家檢測與管理中心,以及包括中國汽研在內200余家單位聯合組建了行業組織,整個聯盟擁有當前全球最大規模的新能源實施車輛大數據,致力于統籌整合開發利用新能源汽車數據資源。”美國能源基金會董事王全錄認為,“這兩個單位在汽車產業數據方面具有深厚的積累,致力于更好的服務政府決策和行業企業,可以說目標高度一致,資源能夠互補性強。”

會間休息外賓接受媒體采訪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汽車產業由大變強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經過了10余年持續的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新能源國家大數據聯盟理事長張相木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規模已經連續兩年產銷量居世界第一;技術水平也有明顯的提升,乘用車主流車型續航里程已經接近500公里,產業體系漸趨完善,全國多家新能源汽車車企進入了乘用車銷量第十。
“但是我們也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核心技術是一個產業的命脈,”張相木說,“近年來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智能互聯發展,大數據技術這是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關鍵技術之一,隨著大數據產業的持續升溫,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進新能源汽車與各類數據資源融合,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發展的重大課題和重要使命。”
“我們聯盟將始終貫徹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共享的橋梁紐帶這一定位,積極推動新能源汽車大數據在數據挖掘產品應用上的發展,凝聚了產業多方共識和智慧,去開展多領域多渠道多角度的合作研究。”張相木說。

分享的內容吸引了大量專業人士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應該是中國汽車工業轉型的必由之路,無論是在國家頂層設計,包括中國制造2025,汽車中長期發展規劃方面,都把新能源汽車作為一個重點發展路徑,作為節能減排重要的途徑。”中國汽研副總經理兼研發中心主任周舟博士認為,精細化的動態測量會是下一步要重點做的工作,還有就是擁有大量數據之后,怎么樣運用這些數據,而不是孤立的放在那兒。
“這就需要開發一些數據產品,而這也是中國汽研下一步要和大數據聯盟合作的方向之一,”周舟說,“我們會共同探討、互相支持,在這個過程當中,去思考如何在這里面大數據聯盟合作方式下,開發一些能在行業里面共享數據化的產品,來為全行業服務。”
據悉,本屆論壇除了舉行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和中國汽研達成戰略合作的簽約儀式,還邀請了包括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美國“精益設計之父”SandyMunro、豐田汽車研發中心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湯田修事在內,來自海內外的18位技術專家和學術大咖,現場分享全球汽車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新成果、新趨勢和眾多黑科技。
此外,來自國家電動車聯盟、一汽、長安、北汽、中國汽研、科力遠、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吉林大學,以及美國阿崗實驗室、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日本豐田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家,也將在本次論壇上緊扣“探討測評控制技術,助力NEV品質未來”主題,分享全球新能源汽車的前沿關鍵技術;其中日本豐田公司發表的“燃料電池技術報告”,美國蒙羅公司發表的“特斯拉model3分析報告”,以及中國汽研發表的“寶馬i3和本田AccordPHEV測評報告”等,都將通過對時下新能源汽車代表車型的深度技術解析,成為業界管窺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新能源汽車產業網是面向新能源汽車整車、充電設施、電池、電機、電控、配套產品及技術領域,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最前沿的行業資訊和市場動態,打造我國最專業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信息服務平臺。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