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洪認為,中國新能源發展是國家的發展戰略,這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并不是說明天就實現全部新能源、全部自動駕駛。至于要發展到什么時候,他也不知道。對于有沒有泡沫,他則回應稱“我不希望是泡沫,相信不會泡沫”。
圖/廣汽新能源Aion S
“今年整體市場環境非常嚴峻,1-3月可能還會雙位數下降。”4月1日,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238.SH,02238.HK下稱“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廣汽集團2018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中汽協統計分析,今年以來汽車行業延續了下降趨勢。1-2月,汽車產銷377.65萬輛和385.15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4.08%和14.94%。
3月29日,廣汽集團公布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實現營業總收入723.8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109.03億元,同比增長約1.08%。這1%的增長,背后是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28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以及廣汽集團2017年營業總收入同比44.84%的增長對比。
2019年,廣汽集團提出銷量同比增長8%的目標。不過,曾慶洪在業績發布會上態度保守,稱這個任務“異常艱巨”,并強調不會刻意追求,8%是挑戰,3.6%是保底。
高于行業的逆勢增長
“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合資股比放開時間表公布、進口關稅下調、中美貿易摩擦等一系列的考驗,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并出現下滑。”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吳松在廣汽集團2018年度業績發布會一開始總結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汽車產銷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同比下降4.16%和2.76%,中國汽車行業28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
根據廣汽集團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集團營業總收入723.8億元,同比增長1.13%;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09.03億元,同比增長1.08%。截至2018年底,集團總資產達到1321.2億元,比2017年底的總資產增長10.47%。僅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廣汽集團在過去一年實現了高于行業的逆勢增長。
不過,對比廣汽集團2017年的業績,2018年營業收入和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凈利潤增速均出現大幅度的放緩。廣汽集團2017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廣汽集團營業總收入約為715.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44.8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107.8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71.53%,這與2018年“增長1%”的情形差別頗大。
與此同時,2018年,廣汽集團全年產銷量分別實現同比增長8.77%和7.34%,這一數據對比2017年也有不同程度的放緩。根據廣汽集團公布的數據,2018年,廣汽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5.23%、廣汽本田銷量同比增長5.16%、廣汽豐田銷量同比增長31.11%、廣汽三菱銷量同比增長22.69%,而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和本田(中國)銷量出現同比超過30%的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廣汽乘用車和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的銷量分別實現了同比增長36.7%和40%的增長,本田(中國)銷量實現了58.66%的增長,廣汽三菱則實現了110.04%的增長。可以看出,多個品牌2017年增速遠超2018年。
新能源汽車繼續高速增長
去年,在全年汽車產銷量同比下滑的環境下,無論是整體新能源汽車市場,還是廣汽新能源的銷量,都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今年以來,這一趨勢仍在繼續。
中汽協統計分析,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27萬輛和125.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9.9%和61.7%。今年1-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3.5%和98.9%。同時,廣汽集團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新能源汽車銷量約2萬輛,同比去年5246輛的銷量增長381.3%,新能源汽車收入23.34億元,其中補貼占比27.51%。
業績發布會上,有媒體質疑過去幾年國內外車企都積極在新能源方面投放資源,是否造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產能過程或者泡沫。對此,曾慶洪認為,中國新能源發展是國家的發展戰略,這是一個長遠的過程,并不是說明天就實現全部新能源、全部自動駕駛。至于要發展到什么時候,他也不知道。對于有沒有泡沫,他則回應稱“我不希望是泡沫,相信不會泡沫”。
此外,隨著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幅度下滑,企業成本提高,外資品牌電動車陸續進入中國市場,新能源汽車競爭加劇。曾慶洪表示,新能源補貼下降的確會給成本造成影響,但新能源發展不可能單靠政府補貼,這是發展的長期戰略,廣汽集團非常愿意參與新能源的競爭。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