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福利合集100,亚洲精品久久久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40分钟,欧美r级荡公乱妇,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色爱av色av影院色,欧美久久gogo日本大胆欧美,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在线

登錄

會員登錄

訪客登錄

為布局充電網絡,BP/殼牌等石油巨頭滿舵轉向

作者:新能源汽車產業網
來源:高工電動車
2019/03/08

隨著能源結構的改善,以及國際政策的導向,汽車制造商們正在放棄燃油機而改用電動機,以加快電氣化發展進程。面對這樣的發展規劃,大型石油公司也進行業務調整,以保證未來的生存空間。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預測,到204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占全球輕型汽車銷量的一半以上,即6000萬輛以上。這對石油供應商而言,其消費市場將會被極度壓縮。

為了應對能源結構的變革,石油公司正趕在全面電動化的到來之前,對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進行投資,盡可能早的在充電市場展開布局。

2017年,殼牌收購了荷蘭電動汽車充電公司New Motion和英國的電力公司First Utility。同年還與寶馬、戴姆勒、福特和大眾成立了合資公司Ionity,計劃在歐洲的10個國家建設充電網絡。

殼牌于今年1月收購了洛杉磯Green lots充電網絡服務公司。這些舉措都在證明,殼牌石油公司正在“大步流星”邁入充電樁市場。

殼牌表示,為滿足電動汽車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殼牌還會繼續加大對電動汽車配套設施領域的投資。同時,為滿足未來低碳能源的要求,殼牌計劃將在2020年前后,每年投資10-20億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

事實上,并非只有殼牌在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積極展開布局。目前,包括雪佛龍、英國石油公司(BP)、道達爾、通用電氣等石油公司,也在積極地布局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領域并大舉收購或投資充電網絡公司。

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的運輸系統分析師薩利姆表示,對石油公司來說,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投資就像是一個“看漲期權”,這是對沖其下游業務的一種低風險的投入。如果電動汽車能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的主力軍,能源公司此時進入電動汽車市場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這不僅不影響其核心業務的發展,還能保證潛在市場不會被分蝕。

Navigant Research交通運輸主管約翰表示:“石油行業向電氣化的轉變是一條單行道。因為燃油車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石油市場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小。如果石油公司現在還不參與進來,他將會錯過這個時代。”

優勢與盈利模式

GGII數據顯示,全球汽車制造商,已經投資了近千億美元用來打造充電基礎業務。如此大的資金動向,已經引起了石油行業的高度重視。

IHS Markit研究院伯克哈德表示,目前,石油最大的消費群體就是燃油汽車,預計到2040年將有10%的燃油車會被電動汽車所替代,石油公司不得不為此擔憂。

同時,隨著電動汽車的快速增長,并將長期增長的情況下,燃油車將會被逐步淘汰。如果不對電動汽車基礎設施進行投資,未來電動汽車領域將會少了自己的一塊巨大“蛋糕”。

由于電動汽車保有量低的原因。目前,充電設施的建設還處于凈虧損階段,尤其在建設前期,對資金的要求極高;而快速充電設施的建設,更是高成本投入,每個充電樁的建設都高達數萬元。在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分攤高額的固定成本時,充電業務是很難運營下去的。面對這一問題,大型石油公司有著巨大的資金池,相較而言這也是石油公司的巨大優勢。

當然,石油公司在充電樁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并非是為了投入即盈利,而是為了更長遠的能源布局考慮。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充電設施建設是一項高成本、低利潤的業務,但充電網絡軟件和服務項目會產生更高的利潤。這也是殼牌收購Green lots的原因之一,因為Green lots軟件平臺可以實時監控自己的充電網絡,并根據電力負荷能力設定價格,同時還能幫助司機找到最近的充電器并完成在線付費。

為此,Green lots高級副總裁邱林莊(Lin-Zhuang Khoo)表示:“殼牌收購我們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們的商業模式,因為我們不只生產硬件,我們還制作軟件,而且我們的軟件是一個控制系統,可以幫助網絡運營商有效地管理充電硬件?!?

Green lots的商業模式可以幫助投資者建立和運營自己的充電網絡,同時將軟件授權作為收入來源。

市場布局動向

在排放標準的嚴格要求之下,歐洲電動汽車的普及速度一直快于美國,去年第四季度,歐洲電動車銷量占比4%,美國電動車銷量占比3%。

而歐洲和美國的油電價格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歐洲充電業務的建設。目前,歐洲汽油價格為6美元/加侖,而美國為3美元/加侖。

同時,得益于歐洲充電設施成熟的商業模式,目前大型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在歐洲打造充電設施網絡了,同時美國充電樁建設也正在進行中。

歐美市場布局動向,BP去年6月斥資1.7億美元收購了英國電動汽車充電公司Charge master,打造英國充電樁網絡。

同年1月, BP向專門從事快速充電系統的美國公司FreeWire Technologies投資500萬美元,打算進入美國市場。

道達爾于去年8月,收購了法國電動汽車充電初創公司G2mobility,用以改善充電網服務。同年,收購了Register Now Total充電網絡公司,開始在法國安裝充電設施,用以滿足電動車的充電需求。

雪佛龍(Chevron)于去年11月投資了美國充電網絡供應商Charge Point。

殼牌在2017年收購了電動汽車充電公司New Motion和英國的電力公司First Utility。同時,殼牌還與寶馬、戴姆勒、福特和大眾成立了合資公司Ionity,計劃在歐洲的10個國家建設充電網絡。

此外,去年殼牌還向美國充電業務初創公司Ample投資了3100萬美元。

石油與電力瓜分市場

隨著電動汽車的普及,電動汽車的價格將會越來越便宜。而對于充電基礎設施的需求也會增加。Wood Mackenzie的數據顯示,北美地區公共充電器的數量將會從2018年的8.5萬臺增至2020年的88萬臺。

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電動汽車,普及率約為1%,為滿足電動汽車的預期需求,市場需要10至20倍以上的充電基礎設施。

為保證充電樁盈利,充電運營商一般會收取60美分/kW的服務費。這樣的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充電基礎設施的吸引力。

這也使得石油公司在布局電動汽車基礎設施的過程中,還面臨著一個強大的對手——電力公司。對電力公司來說,投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將會刺激電力的需求,從而增加電費收入,同時還能提高服務費,這與電力公司的經濟需求相符。

目前,美國電力公司正在計劃投資25億美元打造充電基礎設施網絡,如果該計劃得以實施,將會壓縮石油公司的市場份額,減少石油公司收益。

有分析指出,由于電力公司不太可能直接管理或收購地區性的充電網絡。同時,在公共充電設施的建設上,石油公司和電力公司將采取不同的投資方式進行建設。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電力公司和石油公司的沖突。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交流行業信息與研究經驗,不作商業用途。在任何情況下,本文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請跟我們聯系!文章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或和支持其觀點。

2018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展暨國際新能源汽車大會